查看原文
其他

王庆松:艺术是用最舒服的方式去表达



双城记——成都·重庆当代影像展
A Tale of Two Cities
Chengdu & Chongqing

艺术总监
钟维兴

策展人
王庆松

展览时间2020.12.02 - 2021.04.04
展厅
B/C厅

艺术家
雷文晴骜
黎晨驰
李俊
李一凡
骆丹
木格
宁佳伟
苏葵
童文敏
王维思
杨迪
张小涛

指导单位
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
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四川省摄影家协会
重庆市摄影家协会

承办单位
成都市摄影艺术家协会
成都市金牛区文体旅局
成都市金牛区融媒体中心
成都鑫世文化传媒发展有限公司

执行单位
成都当代影像馆


展厅现场


《双城记》——成都·重庆当代影像展

文/王庆松

成都和重庆作为西南最大的两座城市,在经济上一直带动着西南地区发展,因此国家提出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概念,用来拓展全国经济增长新空间。坐落在成都的成都当代影像馆,则希望在成渝经济圈建设中做一些文化方面的交流。此次《双城记——成都·重庆当代影像展》(以下简称《双城记》)邀请了成都和重庆的十二位影像艺术家,用不同的角度展现他们心目中的成都重庆的文化。


成都当代影像馆展厅现场


作为一个外乡人,我曾经在坐落在重庆的四川美术学院读书,这两年作为成都当代影像馆的艺术总监,又频繁往返于北京与成都。确实也慢慢感受到了成都重庆两地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

成都和重庆两座城市虽然同处西南地区,但地形上区别非常大,成都地处四川盆地,地势平坦,河网纵横,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重庆处于多山地带,两江交汇,有很多码头,是一座山城。由于地形上的不同养育了不同的人物性格,成都人温柔内敛,重庆人热情直爽。方言上成都人更绵软,绵里藏针;重庆人则更直接,铿锵有力。在生活和沟通上,重庆人也比成都人简短简洁。

 言归正传,说了那么多成都和重庆两地的不同,无非想验证梳理一下成渝两地的文化有何不同。回到此次《双城记》成都重庆当代影像展,也想看看成都重庆两地影像艺术家表达方式有何不同?


骆丹作品展览现场


生活在成都,但同出生在重庆的骆丹和木格,他们都将镜头直接给了他们熟知又陌生的城市和故乡,既像游子又像游客,在旅途和回乡的路上游走、记录、收集,甚至取证。骆丹 2008 年拍摄作品的《北方·南方》,在长达八个月的时间里,骆丹沿着中国南北方向的公路收集记录了无数个城市乡镇的细节片段和他们周围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在新与旧,对与错,善与恶,正与邪中苦苦挣扎。各种矛盾纠缠在一起, 复杂得超出了所有人的经验。骆丹的照片不是去表现现实世界如何真实,而是在现实当中去发现找寻那些被频繁忽视的中国人普遍的精神状态和并不清晰的未来。在这个巨变的时代,常识在这里变得模糊不清,人们失去了常识。


木格作品展览现场


而木格的作品《回家》则把镜头对准了家里常年不变的、熟悉的具体物件摆设。阴影里窝陷的沙发,布满灰尘的器物,墙上的饰物都突然具有了一种忧伤的诗意。但同样木格也是在寻找那些日常生活里,那些我们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环境里,被我们忽视的现实、时间和生活的秘密。而那些回乡路上的人,看着自己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不断的消失重建,既陌生又熟悉的场景,在镜头下的他们如那些被忽视的静物一般沉默。


木格作品展览现场


《在路上》这种沿长江,沿黄河以及沿海岸线拍摄的形式,在早些年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摄影表达形式,拍这类题材的艺术家也很多。同样是在路上,骆丹和木格的拍摄跟街拍不同,他们不会像街拍一样注重于人和城市的瞬间状态,而是更关注环境飞速变迁下的人的未知和不清晰的精神状态。

雷文晴骜和苏葵作为九零后的年轻艺术家,抛开传统的摄影方式,将视线转移在物上,以“物”为主体,人成为“客体”,甚至人不存在, 消除了“物”原本的客观属性,探索人与物、动物、空间之间的关系和联系。    


雷文晴骜作品展览现场


雷文晴骜的作品Lost in Metamorphoses,将鱼、蜗牛、章鱼、水果等放进常理下本不会出现的场景里,用神秘艳丽的色彩和超现实主义的构图,表达了现实与幻想之间,固体和流动之间,人与动物之间, 在时间、空间之下,光影之中荒谬又暧昧的视觉呈现,表达了人与物、动物之间的复杂关系。


雷文晴骜作品展览现场


苏葵个人在生活中就喜欢观察物。那些我们司空见惯的水果、灯泡、玩具、手机、摄像头以及习以为常的场景被她从生活中抽离出来并放大。通过并置、重构、生成新的图像或再造虚拟成像,营造了类似我们的生存空间,但又非常态的“新景象”。以此来探讨物本身存在的力量和作用力,以及物与物之间,人与物之间的“社会性”。


苏葵作品展览现场


她们更多的是从自身出发,用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方式呈现了在复杂的社会性里自我的思考和情绪表达。如果说雷文晴骜和苏葵都是打破原有的摄影语境,探索影像的更多表现性,那么李俊和黎晨弛的作品从另外的角度讲,甚至可以说是不是“摄影”的摄影图像。

黎晨驰的作品《破碎的内存》是通过扫描被撕碎,切割,折叠,拼贴的纸⽚⽽产⽣的照⽚,是一个通过图像技术得到的抽象化的视觉影像。根据不同的创作线索(时间,影⼦,经济学函数等)来讨论技术图像特有的幻觉空间和⽂明载体剧变(纸到数据)的当下我们所经历的空洞,进而通过技术和图像本身的特性去探讨二维和三维空间的视觉幻象和新的视觉空间。   


黎晨驰作品展览现场


而李俊的作品看似是通过传统相机拍摄所得,但他的拍摄方式有所不同,他不是用相机拍摄被摄物曝光成相,而是拍摄相机内部不被人肉眼所看到的空间成相。所以李俊对客观物体并没有兴趣,他更多的是在探索一种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地方,那些大量被我们的正常观看所遗忘的视觉盲区,探讨这些被现实排除在外的存在感。      

不管是新一代青年艺术家,还是寻找故乡的游子;不管是传统摄影,还是非摄影,我们都可以从成都的艺术家们此次展览的作品里寻找到那些被忽视、遗忘、看不到的影像和情感。       


李俊作品展览现场


而此次展览,重庆的艺术家大部分都选择了视频作品参展,而且都是从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四川美院作为中国八大美院之一,在七八十年代就出了一批伤痕艺术流派的艺术家,这批艺术家奠定了川美在八大美院中的特殊地位,这种对现实的关注和反思成为了一个传统,引导历届的川美学生。当然在近些年随着这种跨界、卡通动画、实验艺术或者新媒体艺术等新的艺术概念在各大院校出现,形成了一个影像艺术的潮流。此次展览的艺术家虽然有的在川美读的油画或者其他专业, 但都选用了这种新媒体的方式去表达对自我、当下、未来的思考和反思。特别是此次参展的艺术家李一凡和张小涛,也算是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影像的先行者。

李一凡的作品《摄影拼图》用重复、并列、拼接的影像比较全面的体现了他在中国现状下,以现实本身的超越性去创造的美学和艺术思想。


李一凡作品展览现场


张小涛的作品《三千世界·蜉蝣》是将空间站中全球航线数据的信息可视化图像通过新媒体方式呈现出来的,让观者站在宇宙的视点去观看全球化下人与人、人与万物的联系,以及大千世界的瞬息万变。站在宇宙的纬度,我们如同显微镜下的细胞一样渺小又复杂交织。跳出自我,从不同的参考系思考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和流动。     


张小涛作品展览现场


张小涛和李一凡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侧重不同,但都是从宏观和微观的辩证去思考、观察和审视当下与未来,用自己的叙事方式陈述自己的艺术思想和“现实”。     

童文敏的影像则是通过身体用行为本身去探索外部环境与个体感知的交叉地带,用实验性的艺术思想,通过简化、重复、甚至是反逻辑的行为去探索激发身体本身的意识形态,以及行动本身变化时微妙又具有律动的视觉性。  


童文敏作品展览现场


王维思此次展出作品全部为动画短片。动画是一个可以实现个人天马行空世界的入口。相比传统影像方式,动画对于艺术内容创作来说局限性更小,当然技术难度也相对大一点。而王维思本科就是影视动画专业,所以我想动画也是她更擅长的艺术表现方式。事实上艺术的发展和科技也是分不开的,这也是新媒体艺术潮流到来的必然性。王维思的动画就像重庆这个城市一样魔幻、刺激、有温暖也有残酷,它不是现实,却比现实更真实。      



王维思作品展览现场


杨迪的作品并不是探索新媒体影像技术上的可能性和表现性,而是运用成熟的新媒体技术从电影美学来探讨空间、时间和未来的关系,从宏观的角度去思考我们与社会的关系。


杨迪作品展览现场


宁佳伟更多被大家熟知的,我想是他导演的纪录片。和其他几个参展艺术家相比,宁佳伟更多的是用简单纯粹的镜头语言,将一个故事或者他脑海里的一个画面景象,直接地呈现在观者面前,没有任何修饰。新作品《一场表演》看似是用最传统的纪录片方式拍摄呈现,但作品本身是用新媒体艺术语言将自己的艺术思考进行二度创作,来重新审视和反思人与自然(物种)的社会性。


宁佳伟作品展览现场


重庆这六位艺术家都运用新媒体艺术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来呈现自己的作品,但其内在都延续了四川美术学院在艺术上对现实的关注和反思。

成都和重庆虽然从地域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城市,但城市发展的内在就像火锅一样,都是一样的配料,只是比例不同而已。没有哪个更好吃, 只是各自的口味不同。我想艺术也是如此,不管是传统还是新技术, 不管是重庆还是成都,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异乡人,都从自身、从现实、从周围环境出发,没有好与坏,对与错。这就像使用方言一样,用自己最舒服的方式去说自己想说的话。


-  END -



正在展出





票务信息


请观众携带身份证于本馆咨询台进行现场购票后,方可入馆参观。

单人票:60元/张
双人票:90元/套
优惠票:30元/张(学生及60周岁以上老人凭有效证件/身份证件在本馆咨询台购买纸质门票)
残疾人、现役军人及1.3米以下儿童携带有效证件到影像馆咨询台核验后兑换门票。1.3米以下儿童需有一名成人陪同入场。
为抗疫加油,致敬最美逆行者!即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全国医护工作者(含港澳台地区),均可凭有效证件(医师证、护士证或与医务工作相关的其他资格证件)免费观展(仅限本人使用)。
10人以上团队请提前三天预约,相关事宜可致电咨询:028-62605635


更多资讯请关注成都当代影像馆官网
http://www.cdcim.cn

在线购票

扫一扫 小程序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10:00—18:00(17:00停止入场)
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成都当代影像馆CHENGDUCONTEMPORARYIMAGE MUSEUM



成都当代影像馆于2019年4月27日正式开馆,坐落于成都北三环内、府河河畔,位于国内首个以摄影为主题的公园——府河摄影公园的核心位置。摄影公园占地面积150亩,影像馆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拥有6个专业展厅、1个学术报告厅、1个专业影像图书馆以及多个公共教育空间。作为专注于当代摄影及影像艺术的文化机构,成都当代影像馆与全球著名的影像艺术机构紧密合作,致力于高品质的影像艺术展览、有深度和高度的学术研究以及公众视觉修养、审美教育的传播和普及。致力成为观测中国影像状态,促进国内、国际交流与对话,推动艺术与学术生产的专业影像美术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